首页

国内女s论坛

时间:2025-05-23 23:02:39 作者:探访北京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:一个情报站何以“胜似雄兵十万”? 浏览量:17769

  中新网临汾7月30日电 (任丽娜)近年来,中国资源大市山西临汾,抢抓国家“双碳”目标战略机遇,推动能源革命,探索绿色交通的“减碳”密码,打造了多个“零碳”车辆运输体系,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。

临汾零排放、零污染新型重型卡车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燃油重卡。任丽娜 摄

  2023年以来,临汾市拉开了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的绿色运输改造大幕,全力推进以“油改电”“油改氢”为主的车辆运输改造,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在车辆运输中的占比,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。

  山西大地华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完成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改造,先后购置20辆电动混凝土罐车、2辆新能源牵引散装车、2台电动装载机,并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充(换)电站,每天可满足300辆电动车辆的充(换)电需求。

  山西大地华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平说,“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改造的红利就在眼前,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到。以混凝土罐车为例,以前使用柴油货车时,100公里需要消耗约47升柴油,改用电动车后,100公里需要消耗约141度电,仅此一项就能节省费用76%以上。”

  2024年4月,临汾市出台《临汾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》提出,5月底前,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、临汾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,完成运输车辆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改造;9月底前,临汾经济开发区以及洪洞、襄汾等7个开发区所有工业企业运输车辆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比例要达到100%……

  临汾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习全认为,“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改造是一场变革,必然会有阵痛期,但锚定未来,精细算账就能渡难关、抓机遇、享红利。”该公司已于5月20日完成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改造,并建设了1座充(换)电站。

 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也于5月底前完成了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改造,该公司环保监督中心主任刘国华表示,该公司如今已如期完成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改造,并投资2000余万元对厂区内各类车辆施行新能源改造。

  在临汾市区大街小巷里,电动公交车、出租车、洒水车、物流车等清洁能源车辆交替驶过,构建起城市绿色运输体系;工业企业厂区外,环保新能源卡车有序排列,或等待进场卸货,或有序离场,构建起临汾大宗货物绿色运输体系;市区建筑工地内,电动桩机、叉车、装载机有序作业,电动混凝土罐车、渣土运输车驶进驶出,构建起临汾建筑施工绿色运输体系…………

  如今的临汾,在公共交通方面,市区已投入522台纯电动公交车,覆盖主城区30余条公交路线,市区内1800多辆出租车全部更换为纯电动车型,公共交通实现尾气零排放,临汾成为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。

  公路短途运输方面,市区内356辆柴油渣土车辆已全部置换为新能源车辆。长途运输方面,临汾市已建成258公里的长距离新能源运输试点项目,零排放、零污染新型重型卡车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燃油重卡。

  重点企业方面,“一城三区”火电、焦化、钢铁、水泥等重点企业全部完成运输车辆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替代,市区周边混凝土搅拌企业更换电动搅拌车225辆……

  目前,从大宗货物、城市货物配送、公共交通等领域,临汾市绿色低碳运输场景遍地开花,绿色低碳运输体系初步形成,助力该市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4件议案已得到立法工作吸收采纳 代表议案推动文物保护法与时俱进修订完善

记者了解到,为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,当地还在部分库区使用无人驾驶叉车进行托盘识别和搬运作业等。后续,义乌海关还将持续优化流程,提升拼箱出口效率。(完)

看图学习丨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作出全面部署

过去一年,中国经济成绩单分量足、成色好,既有“量”的合理增长,又有“质”的有效提升;既有“稳”的坚实基础,又有“进”的广阔空间。据预计,未来十几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达到8亿,数字经济规模2027年有望达到15.7万亿美元,一批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。这样的中国,是值得期待的中国。

国防部:菲方绑上美国战车只会自毁家园 自食恶果

“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很好地融入当地文化,有厚度,接地气,创新精神和拍摄手法与巴黎作为时尚之都的地位相适应,可以说是油然而生、应时而发。”王锐祥说,“开幕式时间很长,但节目内容编排有逻辑,影音呈现出彩,是一场顶级水准的大制作。”但王锐祥也指出,中法两国毕竟存在差异性,艺术表达内容和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,就科技手段而言,十五运会还是有超越的空间。同时,大型活动开幕式里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安全地将科技和艺术高度融合。

国际皮划艇联合会“杭州超级杯”在杭收官

古都安阳,正聚力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,从古老的历史中汲取力量,以全新的形式讲述“今天的故事”。(人民网 徐驰 慎志远 肖懿木 肖聪聪)

重庆荣昌举行首届全国荣商大会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

李宏博的培育与成长是重庆着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缩影。截至目前,重庆已累计培育400名乡村产业振兴“头雁”,计划到2027年培育2000人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